生命科學基礎型教材是依據上海市中小學二期課改的課程方案和《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而編寫,高中階段《生命科學》作為上海自然科學學習領域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在初中8年級《生命科學》教育,即認識生命整體、關注自身健康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和理解生命活動本質(物質、能量和信息角度)、生命的延續過程、生物多樣性以及現代生物技術應用的基礎科學教育,是每個合格公民必須接受的科學普及的教育和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的訓練。
高中生命科學基礎型課程包括走近生命科學、生命的基礎、生命的物質變化與能量轉換、生命的信息、生命的延續、生物多樣性與可持續發展、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等七大主題,教材具有以下特點:
1.以培養生命科學素養為重點。
2.反映科技發展新成果。
3.貼近社會,貼近生活。
4.注重實驗和實踐活動。
5.內容有選擇性。
1.走近生命科學
第1節 走進生命科學的世紀
第2節 走進生命科學實驗室
實驗1.1 細胞的觀察和測量
本章提要
2.生命的物質基礎
第1節 生物體中的無機化合物
第2節 生物體中的有機化合物
實驗2.1 食物中主要營養成分的鑒定
實驗2.2 溶液中蛋白質含量的測定(選做)
本章提要
3.生命的結構基礎
第1節 細胞膜
實驗3.1 探究植物細胞外界溶液濃度與質壁分離的關系
第2節 細胞核和細胞器
實驗3.2 顫藻和水綿細胞的比較觀察
第3節 非細胞形態的生物——病毒
本章提要
4.生命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轉換
第1節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
實驗4.1 探究酶的高效性
實驗4.2 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選做)
第2節 光合作用
實驗4.3 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實驗4.4 探究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第3節 細胞呼吸
第4節 生物體內營養物質的轉變
本章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