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序
辨證論治是中醫的優勢和特色,幾乎眾人皆知。然而中醫辨證論治是怎么來的,知曉者不多。本書對中醫辨證論治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從歷史唯物主義角度闡述了我國從初民時期就有了雛形,從而逐步成長發展到今天。它以中醫傳統的望、聞、問、切四診收集信息,以陰陽、寒熱、虛實、表里八綱為辨證手段,始終以臨床醫生與病人的直接交談和觀察為出發點,確能較好地反映真實情況(真實世界),從而辨證立法和處方用藥,就比較準確。這種認識疾病和處理疾病的方法與西方臨床醫學越來越重視化驗和影象學、CT,核磁共振的檢查所見,而忽視病人的主訴、癥狀和體能的反映,其所用的治療方法也就不可避免帶來不少----或者感到束手無策。應該看到這二種文化和醫學體系發展中的不足之處,和有所長,各有所短。當今世界醫學體系發展需要二者相互取長補短,中西醫結合辨證與辨病結合。傳統的中醫辨證論治應該成為現代世界新醫學的主流醫學之一。
導論辨證論治是中醫診治疾病的主要手段
第一章辨證論治的雛形
第二章《內經》奠定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一、《內經》的哲學思想和辨證思維
二、《內經》辨證論治的理念和觀點
第三章辨證論治體系的形成
一、傷寒六經辨證論治
二、溫病辨證論治的創立
(一)衛氣營血辨證論治
(二)三焦辨證論治
三、臟腑辨證論治
四、氣血津液辨證
五、經絡辨證
六、同一個病人,不同醫生辨證論治常不同
七、辨證論治概念的確立
第四章辨證和辨病相結合
一、中醫辨證論治和西醫辨病論治
二、中醫西醫是不的醫學體系
三、辨證論治和辨病論治相結合
(一)辨證論治的策略
(二)中醫診法研究
(三)中藥藥學研究
(四)中藥藥理研究
(五)微觀辨證
(六)證的客觀化研究
(七)新的辨證論治體系的出現
第五章病中求證,證中求病
一、影響中醫臨床證候研究的問題
(一)把引進現代臨床醫學技術方法作為目的
(二)重檢查和過度治療
(三)中醫臨床基本功薄弱和科研能力薄弱
二、加強年青中醫臨床基本功
三、病中求證,證中求病的提出
四、堅持辨證與辨病相結合的方向
(一)病中求證,不斷發現新的證
(二)證中求病,不斷發現新的病
五、睡眠疾病新學科的建設和崛起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