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糖尿病及肥胖癥的臨床新技術和新成果進行了系統闡述,介紹了糖尿病病理生理評估新技術、糖尿病精確診斷和監測新技術、肥胖癥測定新技術、多學科協作下的代謝/減重治療手術、代謝性疾病的防控新技術及2型糖尿病風險及降糖藥物療效的遺傳預測技術等,有助于糖尿病及肥胖癥的早期篩查、明確診斷、快速鑒別、及時評估及個體化治療。
本書可作為從事內分泌代謝性疾病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的臨床醫生和研究人員的參考書,亦可供醫學院校相關專業醫學生、研究生和內科住院醫師在臨床工作中使用。
目 錄
第一章 糖尿病病理生理評估新技術
001
第一節 評估胰島素敏感性的“金標準”:高胰島素 正葡萄糖鉗夾技術·005
第二節 精確評估胰島 β 細胞功能的“金標準”:高葡萄糖鉗夾技術·015
第三節 精確評估胰島 β 細胞分泌功能早期變化新技術:胰島素慢速脈沖分泌波動檢測技術·022
第四節 臨床常用的胰島 β 細胞分泌功能評估方法:葡萄糖耐量 胰島素釋放試驗·047
第五節 衡量胰島 β 細胞儲備功能的非糖物質刺激試驗·056
第二章 糖尿病診斷和監測新技術
067
第一節 糖尿病個體化治療的精密監測技術:持續葡萄糖監測·068
第二節 糖尿病診斷及控制評估指標:糖化血紅蛋白·082
第三節 糖尿病控制評估指標:糖化白蛋白·095
第三章 肥胖癥測定新技術
109
第一節 肥胖的測定方法和診斷標準·110
第二節 精確測定人體腹部體脂分布的磁共振法·116
第三節 適用于人群腹型肥胖診斷的簡易參數·124
第四節 靜息能量消耗的間接測熱技術·133
第四章 多學科協作下的代謝/ 減重手術
137
第五章 代謝性疾病的防控新技術
149
第一節 中國糖尿病和肥胖病的防控現狀·150
第二節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理念·156
第三節 代謝性疾病的一線防控:“守門人”角色·159
第四節 人工智能技術助力糖尿病并發癥篩查·181
第五節 代謝性疾病防控的三級聯動模式·187
第六章 2 型糖尿病風險及降糖藥物療效的遺傳預測技術
195
第一節 2 型糖尿病的遺傳預警技術·196
第二節 降糖藥物療效的遺傳預測技術·209